【每日新书】《成为乔布斯》|揭秘苹果CEO乔布斯的真实一面
核心书摘:
史蒂夫·乔布斯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著名的CEO之一,也可以说是史上最伟大的产品经理,他虽然已经去世十年了,但在所有“果粉”的心目中,乔布斯永远活着。
本书第一作者布伦特·施兰德,是乔布斯及其家人最信任的记者之一,和乔布斯结下了二十几年的友谊,曾对他进行过多次公开或非公开采访。为了写这本书,他还补充采访了许多乔布斯身边的人,包括他的家人以及苹果、皮克斯和迪士尼的高管团队成员。在写作后期,布伦特·施兰德双目失明、双耳失聪,但他把这数百万字的材料进行重新整理、然后口述,并找到前《快公司》杂志的编辑里克·特策利,由他一字一句写成了这本书。
这本书还原了真实的乔布斯成长历程,描绘了他如何将自身的优点发挥到极致,以及他如何与自己的缺点做斗争,身处低谷时如何痛苦反思,从挫败与自省中淬炼出远见卓识。这本书也得到了苹果高层团队和乔布斯家人的高度认同的,皮克斯工作室的CEO埃德·卡特穆尔对本书更是赞赏有加,他说:“我和史蒂夫共事25年,我觉得这本书抓住了史蒂夫成长过程的精髓,真实地反映出这位伟大人物的复杂心路历程,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描绘史蒂夫的著名之作。”
关于作者:
布伦特·施兰德,个人电脑产业最重要的编年史家之一,曾报道过技术行业每一位大人物与大公司,他为《华尔街日报》和《财富》杂志报道史蒂夫乔·布斯长达25年。
里克·特策利,《快公司》的执行编辑,报道技术行业长达20 年。曾在《财富》杂志担任副主编,在《娱乐周刊》担任编辑。
学什么:
1、老兄,你发财了
2、放逐和淬炼
3、带领苹果重返巅峰
一、老兄,你发财了
1979年12月的一天下午,24岁的史蒂夫·乔布斯刚参加完苹果的董事会,他开上最新款的奔驰车,来到了旧金山南部的一家会议中心。在这里,他的朋友拉里·布里安特召开了一场慈善基金研讨会,希望能在印度贫穷的乡村地区开设医院,帮助白内障病人重见光明。
在座的都是慈善界的知名人士,包括印度亚拉文眼科医院的创始人,这家医院曾成功地为数百万白内障患者做过手术。史蒂夫曾给这个项目捐赠了5000美元,听说今天有一场研讨会,他就欣欣然地跑了过来。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向全世界宣传基金会,怎么做好一本宣传小册子。
“宣传小册子?”乔布斯觉得这些人好落伍啊,他忍不住在别人发言时插话,到后来干脆站了起来大声说:“听着,我告诉你们,你们这群人根本不懂市场营销。如果你们真地不想混日子,而是想干一番事业,就得把我们公司最厉害的那个营销之王找来……”整个房间立刻安静了下来,参会的专家们开始交头接耳,他们相互打听:“这个狂妄的小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,他究竟是谁啊?”
乔布斯在发言时,压根就没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,那就是当天所有的与会人员都是慈善界的精英,他们曾成功地消灭了天花,救助过很多白内障病人,还在许多战乱国家提供过大量人道主义援助。换句话说,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混日子的,他们完全了解如何才能干成一番事业。他的朋友布里安特感觉有点难堪,他低声阻止说:“史蒂夫!很高兴你能来,但现在请你别再说话了。”
没想到乔布斯却强硬地回答道:“我必须要说。你们不是来找我帮忙的吗?我很乐意啊……”他滔滔不绝,好像用5000美元的捐款买到了这个发言机会。
布里安特实在是忍无可忍了,他走到乔布斯身边,拽住了他的胳膊说:“史蒂夫,现在请你出去。”然后把他拖出了会议室。
15分钟后,布里安特不放心地偷偷溜了出去,发现乔布斯正趴在奔驰敞篷车的方向盘上哭泣。看到朋友出来,乔布斯擦擦眼泪说道:“对不起,我太激动了。我就是想让他们听我发言,但我失控了。”说完他走回会议室,向在座人员郑重道歉后,驱车离开了。
这个时期的乔布斯完全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。四年前,他创建了苹果公司,但他又不希望别人仅仅把他看成是一个商人。他渴望能找到导师给予指导,但又讨厌那些有权有势的家伙。他服用迷幻药,经常赤脚走路,穿着邋遢的牛仔裤,但又狂热地迷恋制造精良的德国跑车,沉迷于在高速路上飙车的感觉。他希望支持慈善事业,但又讨厌大多数慈善机构的低效无能。他信奉禅宗,却又是个顽固不化的资本家。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“专家”在营销上的弱点,却又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样子,事后又会幡然悔悟。他有时固执己见,但同时又渴望学习。在他的身上,人类最大的优点与最大的弱点纠结交织在了一起,以至于很多人都说他是“天才和混蛋的混合体”。
乔布斯之所以会成为这个样子,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乔布斯是个领养的孩子。但他的养父养母对他非常好,几乎是有求必应,甚至宠他宠得都有点溺爱了。他想换学校,养父养母就搬家;他想上最贵的大学,养父母就拼命地攒钱;他上了一年大学就辍学了,养父母也没有说什么;他喜欢电子元器件,有位在惠普做工程师的邻居就把他拉进了惠普探索者俱乐部,每次活动,乔布斯的养父都要开车送他过去,活动结束后再把他接回来。
因为这个惠普探索者俱乐部,乔布斯算是入了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门,而且在这里结识了沃兹尼亚克。沃兹尼亚克在技术方面是个天才,他自己用二极管、集成电路捣鼓出一台计算器,还画出了一台计算机的草图,命名为“汽水电脑”。等到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面世时,沃兹尼亚克一看,这跟自己当年设计的汽水电脑差不多啊,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汽水电脑呢。他就买了些便宜的电子材料,自己动手焊接组装,竟然就把苹果一代电脑给捣鼓出来了。
沃兹尼亚克是个典型的极客,他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捣鼓元器件。但乔布斯不一样,他爸爸是个汽车修理工,还经常在二手市场买点别人不要的汽车零部件,修理好了之后再高价卖给4S店。乔布斯从小跟着父亲倒腾零件,练就了敏锐的商业头脑,他看出了沃兹发明的电脑的价值,便拉着沃兹尼亚克成立了一家公司。很快他们俩就接到了50台电脑的订单,乔布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,向材料商赊了一些材料,然后组织社区的小伙伴们在自家车库里开始组装生产,这头一笔单子就赚了2.5万美元,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桶金。
之后,沃兹尼亚克又对苹果一代进行技术改进,让它的性能更加强大,升级为苹果二代。而乔布斯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能力,给这款产品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塑料机箱,还有一个可持续供电的电源。他还跑去资本市场上融资,找到了英特尔的前销售主管迈克·马库拉。最后马库拉决定投资,他自己出资9.2万美元,同时和美国银行达成协议,由美国银行提供25万美元的信用额度,以此换取苹果公司1/3的股权,就这样,初创的苹果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了。
1980年12月12日,苹果成功上市,乔布斯的身家达到了2.56亿美元。投资银行的人打电话给他报喜说:“老兄,你发财了!”
只有25岁的乔布斯开始频频出现在报刊的头版头条,成为时代风云人物。年少成名也让乔布斯变得更加骄傲自负、固执己见了,他的这些缺点也很快让他吃了大亏,遭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。
二、放逐与淬炼
苹果一代和苹果二代都是沃兹尼亚克的作品,瞄准的都是极客群体。但乔布斯非常看好电脑技术的普及化,他一直想为普通用户群体做一款电脑。从1979年秋开始,乔布斯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,但始终没找到突破口。
乔布斯手下有个工程师,建议他去施乐技术中心看看,听说那里研发出了一个叫图形界面的好东西。可问题是,施乐技术中心把这项新技术看成大宝贝,怎么会让乔布斯随便看呢?当时苹果正在进行上市前的B轮融资,乔布斯就对施乐的技术主管说:“你们想投资我,可以。但前提是得让我看看你们技术中心搞出来的新玩意儿。”就这样,乔布斯顺利地来到施乐技术中心,看到了这项新技术。
要知道,以前的电脑用的都是DOS系统,用户得先学会编程才能玩转电脑;但图形界面是“所见即所得”,只需要移动鼠标就可以操作电脑,我们现在熟悉的windows系统,还有苹果的IOS系统,都是建立在图形界面技术之上的,在当时,这可实实在在是一项颠覆性技术,乔布斯兴奋地挥着胳膊喊道:“我找的就是它!我要把它变成现实!”
1984年1月,基于图形界面技术的麦金塔(MAC)电脑横空出世,以其超越时代的先进性一下子震惊了整个电子信息行业。但不到半年,这股热潮就退去了,因为这款产品有个致命的问题,就是运行速度太慢了。和原来的DOS系统相比,图文界面技术的算法要复杂得多,对主板、CPU和内存的要求都很高。而且追求完美的乔布斯对图形的呈现要求也极高,他连图标都要设计得尽善尽美,代价就是占用了太多的运行空间,电脑卡得要死。虽然在研发的时候,就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,但乔布斯根本听不进去,他宁愿为了美感牺牲产品的实用性。
更糟糕的是,乔布斯还把外边合作的软件开发商得罪光了,人家都不愿意给麦金塔电脑开发配套软件。就拿比尔·盖茨来说吧,这可是电子行业数一数二的牛人,但乔布斯压根就不把他当回事儿,他经常一脸怀疑,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比尔·盖茨,好像在说:“能给我们的麦金塔开发软件,是你们积了八辈子的福气啊,可是,你们这群家伙真得懂我的产品吗,你们能干什么啊?”
另外一点是,麦金塔电脑上市后,乔布斯就没心思做后续的完善了,那些暴露出的问题他也没放在心上。我们知道,第一代新品往往会有很多问题,但用户在最开始会比较宽容,只要企业能及时优化迭代、解决问题就行。但问题是,乔布斯根本就看不上这些小修小补的工作。他带着麦金塔走亲访友,把这款电脑送给他喜欢的滚石乐队,送给约翰·列侬的家人,送给艺术大师安迪·沃霍尔……一时间风头无两。.
然而,仅仅半年后,用户们就开始用脚投票了,麦金塔的销量开始急剧下降。在麦金塔最风光的时候,苹果的高管团队和董事会还能容忍乔布斯的臭脾气;现在麦金塔不赚钱了,大家还肯惯着他吗?很快,乔布斯就尝到了资本社会无情的一面,他先是被撤掉了产品开发负责人的职务,之后又被赶出了苹果,这一放逐就是十二年。
被苹果赶出之后,乔布斯干了两件大事:第一是成立了NEXT公司,开发新款电脑,失败后又开发了NextStep OS操作系统,后来他把这套系统卖给了苹果,我们现在用的苹果IOS系统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迭代出来的;第二件事是投资皮克斯工作室,制作了《玩具总动员》《虫虫危机》《飞屋旅行记》等经典动画电影。
在刚被苹果踢出来时,乔布斯既郁闷,也感觉到了轻松,因为他一直认为苹果公司的官僚气息太浓了,让他满身的才华无处发挥。离开苹果,让他觉得自己就像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,可以甩开膀子做出更伟大的事业,但他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。
先说NEXT公司吧。乔布斯花了好几年时间做出来一款NEXT电脑,但在和太阳公司生产的竞品角逐中败下阵来。之后他又开发了一款NextCube,然后是G4 Cube,这两款电脑的设计简洁精致,让人叹为观止,后来还被收进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。可惜市场不买账,因为乔布斯过于注重外观设计,但忽略了工程方面的问题。比如说,很多用户反映Cube的塑料外壳容易出现裂缝,破坏了整台机器的设计美感。
而在皮克斯工作室,情况也同样不乐观。乔布斯先是开发了一款给平面设计师用的专业电脑,但售价太贵了,市场不接受;后来又开发了一款用于3D制作的渲染软件,它虽然功能强大,但和市面上同款软件相比还是太贵,销量也不好。此时的乔布斯差不多败光了从苹果拿到的所有资金,快要破产了。
奇迹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。皮克斯工作室有个做动画片的小团队,他们特别想做一部短片,就去找乔布斯申请资金。这时的乔布斯虽然已经没钱了,但他还是被团队的激情以及他们讲的故事打动了,于是他想办法给这个团队筹借了30万美元,他只对他们提了一个要求:要做,就把它做好。
最后,这部叫《锡铁小兵》的短片获得了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,这也让迪士尼开始注意到皮克斯工作室,并主动伸出了橄榄枝,表示愿意和皮克斯一起拍电影,皮克斯终于起死回生。1995年11月,他们制作的《玩具总动员》首映并立即引起轰动;一周后,皮克斯成功上市,市值达到了14亿美元,一夜之间,乔布斯从濒临破产迅速逆袭成为亿万富翁。
更重要的是,在这期间,乔布斯始终在静静地观察皮克斯的同事们,看他们怎么合作,怎么打磨项目,怎么在事情搞砸了之后重新寻找新路。看着团队成员因为合作而变成了更好的自己,乔布斯被深深地触动了。他意识到,自己之前是多么的一意孤行、狂妄自大,他开始学着用更开放、更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别人的才华,学着怎么激励别人去完成伟大的事业。
与此同时,乔布斯砍掉了NEXT公司的硬件业务,开始全力开发NextStep OS操作系统。这个系统的兼容性很强,既可以用于太阳公司的工作站,也可以用于使用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的电脑,以及使用PowerPC微处理器的苹果麦金塔电脑,同时这个系统也能与很多市面上的软件兼容。
和之前的开发心态不同,这次乔布斯不再急吼吼的了,而是找到最好的开发团队,并且沉下心来,深入研究用户的需求,一点点地推动项目进展。他们最后做出来的系统既体现了史蒂夫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,又有世界上最杰出的编程团队作为技术支撑,并且保留了苹果始终引以为傲的简约、优雅的特性,带有强烈的“乔氏风格”,受到了各大硬件厂商的欢迎。
到了1996年,NEXT又开发出了另一款备受推崇的软件产品WebObjects。这款软件主要用于商业网站和在线应用的开发,对开发网上商店帮助很大。此时万维网产业飞速发展,网上商店正处于风口期,WebObjects赶上了风口,一炮打响,业务量暴增。凭借这款软件,NEXT在亏损多年后终于扭亏为盈,并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。
三、带领苹果重返巅峰
就在乔布斯带领皮克斯和NEXT触底反弹的时候,苹果却在走下坡路,甚至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。
1996年4月1日,愚人节,苹果总部。刚刚走马上任的首席财务官惊讶地发现,公司的CEO竟然聘请了破产顾问,随时准备入驻公司。这位不幸的首席财务官哀叹:“我这是一头撞进了一栋已经烧起来的房子里啊。”
苹果当时面临的最大对手就是微软,因为微软在1995年8月份研发出的Windows95太厉害了,把麦金塔操作系统打了个落花流水。苹果想在市面上找一款先进的操作系统软件,于是把目光投向了IBM、阿波罗、NEXT和另一家不太有名的硅谷创业企业。最后苹果选择收购NEXT公司,而乔布斯同意作为苹果的特别顾问,正式向公众宣布自己的“回归”。
但乔布斯始终没想好自己是否要真正回来,是否要再次担任苹果的CEO。这种犹豫,恰恰反映了他已经变得更成熟、更理性。在当时,他的确有足够的理由犹豫:彼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,皮克斯蒸蒸日上,NEXT也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,而且自己也有了小家庭要照顾,真的还要像过去那样拼命吗?而且,现在的苹果已经和自己刚创建时完全不同了,这家人心涣散的企业还能东山再起吗?他真的有必要再次用自己的名誉做赌注去冒险吗?
最后他决定,他必须要确认苹果的“灵魂”依然存在,才会考虑担此重任。他所说的“灵魂”就是具有苹果精神的员工。他要搞清楚,这些人是否还有当年的能力和激情?在经过了15个月的细致观察之后,到了1997年9月,乔布斯终于答应,出任苹果的代理CEO。
乔布斯开始展现出在被放逐的12年里学到的东西。在拯救NEXT、与迪士尼合作以及推动皮克斯上市的过程中,他培养了纪律性,懂得了耐心的价值。在皮克斯,他学会怎么管理才华横溢的创意团队。他见证了皮克斯的动画团队如何把一个点子慢慢演变成《玩具总动员》这部杰作,知道研发的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的失败和重头再来;在NextStep OS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中,他也看到了如何针对市场需求一点点打磨产品。
过去的12年,乔布斯在打磨产品,而这些经历也在打磨他,现在这把宝剑已经是寒光凛冽,时刻渴望着扬眉出鞘的那一刻。乔布斯用12年的低谷经历,淬炼出了远见卓识和高效的执行力。他开始脚踏实地,通过一项又一项谨慎而大胆的决策,带领苹果走上一条缓慢而坚定的复苏之路。
乔布斯吹响了苹果复兴的号角,他要用一支彰显苹果精神的广告来重塑“苹果人”的核心价值,即个人的创造力与能量,这支广告的名字就叫“非同凡想”。爱因斯坦、列侬、毕加索、卓别林、爱迪生等伟大人物的肖像照在屏幕上一张张切换,画外音响起:“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,他们特立独行,他们桀骜不驯,他们惹是生非,他们格格不入。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。他们发明,他们想象,他们治愈,他们探索,他们创造,他们启迪,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。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,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。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,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。我们就是为这些家伙制造良机!”
这条简单却定位清晰的广告很快脱颖而出,它提醒着人们,那个他们曾经热爱过的苹果又回来了,那个曾经被誉为“苹果的心脏”的王者又回来了。他将带领“苹果人”开发出iPod、iTunes、iPad、iPhone、Macbook等一系列伟大的产品,让这家伟大的企业重返巅峰、再塑辉煌。
乔布斯的经历告诉我们,人生在世,失败总是难以避免。有些人会在唉声叹气中沉沦,但如乔布斯这样的勇士则会汲取教训,快速成长,把失败变成走向成功的垫脚石。正如我国春秋时期的楚昭王,诸葛亮曾评价他说:“若楚昭遭祸,奔秦求救,卒能返国,可谓善败者不亡矣。”
这位楚昭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中兴之主。在他的父亲楚平王上任前,楚国一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,国力与齐国、秦国、晋国相仿,但是,由于楚平王昏庸无道,楚国开始走向衰落。
昏庸的楚平王杀了能臣伍子胥的家人。伍子胥逃到吴国,帮助吴王僚上位,并向吴王推荐著名军事家孙武,两人一起辅佐吴王做大做强,并且通过外交手段赢得了北方强国晋国的支持。
公元前512年冬,在晋国的策划下,吴国联合对楚国有怨愤的蔡国、唐国,一起向楚军发起强大的攻势。楚军大败,吴军乘胜追击,攻进楚国都城郢(今湖北江陵),楚昭王在贴身侍卫的保护下,仓惶出逃。
楚昭王先是逃到“云中”,找到了一处藏身地,结果晚上睡觉时遭到了强盗袭击。楚昭王又逃到郧[yún]地,但当年楚平王曾杀死了当地的贵族郧公,郧公的儿子想要杀他为父报仇,楚昭王只好再次慌忙出逃,又来到了楚国的一个小附庸国——随国。这时,吴王亲自率军队追了上来,并对随国人许诺说,只要杀了楚昭王,就把汉水以北的土地都交给随人统治。随国人有些心动,就打算杀掉楚昭王。幸亏当时的人迷信占卜,有随国人用乌龟壳算了一卦,显示杀掉楚昭王不吉利,就没杀他,楚昭王这才算躲过了一劫。
等安定下来后,楚昭王开始召集整合楚国的散兵游勇,并派申包胥去秦国请求出兵援助。秦国一开始没同意。申包胥就在秦宫靠着墙哭了七天七夜。秦哀公被他的诚心感动,再加上秦国也有意在中原地区布下棋子,于是派兵车五百乘,援楚打吴。第二年的六月,秦军打败了吴军,七月,秦楚联军又联手灭掉了唐国,楚昭王这才得以返回郢都。
之后楚昭王把都城迁到了鄀[ruò]地(今湖北宜城),他一方面安定人心,恢复生产,另一方面训练军队,蚕食周边的小国,扩大楚国的疆域。他先后又灭掉了顿国和胡国,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,楚国也重新跻身强国之列。
诸葛亮说“善败者不亡”。所谓“善败者”,一定是懂得在失败中汲取教训,屡败屡战的人。善败者不亡其实是一种反脆弱能力,即便某几仗打输了,但绝不会丢掉所有的筹码,总有东山再起、反败为胜的机会。而这筹码,就是失败后接着再战的韧劲,还有汲取教训快速学习的能力。就像杜牧在《题乌江亭》写的那样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!”
结语
讲到这里,《成为乔布斯》一书我们就讲完了。
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,年轻时的乔布斯初次创业就大获成功,一帆风顺的他是多么地狂妄自大、独断专行,他随意地冒犯别人,既缺乏同理心,又缺少让人追随的领袖气质,最终在麦金塔电脑销量下滑时,被董事会踢出了苹果。
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,跌入谷底的乔布斯开始了反思与成长,他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,在被放逐12年后重返苹果,带领这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再造辉煌、重返巅峰。
乔布斯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你必须相信,那些人生中的点点滴滴,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,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,给你带来循从本觉的自信。它使你远离平凡,变得与众不同。”而这些点点滴滴中,就有失败的痛苦和反思后的崛起。
从乔布斯的经历中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人生经历一两场失败没什么可怕的。我们宁要华丽的失败,也不要平庸的成功,因为失败教会我们的,往往比成功多得多!
恭喜你和“今今乐道”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6876本书,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。
【编辑:北桔】
相关阅读:
《史蒂夫·乔布斯传》(萌版)|如何避免在漫长的创业路上“焦虑致死”?
《乔布斯传》|iPhone发布会还没过瘾?再来看“混蛋型”创始人乔布斯如何与他人相处?
【每日新书】《小人物:我和父亲乔布斯》|名人儿女所写的比父母更胜一筹的传记
上次推送内容:
【每日新书】《猎巫》|了解猎巫闹剧背后的真相,警惕群体暴力主义。
本次推送:
【每日新书】《成为乔布斯》|揭秘苹果CEO乔布斯的真实一面
【特别推送】周光召:可以让美国佬再老实一点!
《数字乌托邦》下|解密创业者的核心动力
【炳泽诗话】寒露
下次拟推送:
【每日新书】《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》|商业风口与陷阱,究竟如何分辨?
《武则天》|苏童如何深度解析一代女皇的驭人之术
【炳泽诗话】寒露(二)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